院校浏览 > 正文

青岛大学2023年发展成就获主流媒体瞩目

2024-01-12 10:02:04 | 青岛大学,主流媒体 |

  2023年,青岛大学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发展成就斐然,获主流媒体瞩目。《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围绕学校在党建引领、文化传承、师资队伍、育人就业、产学研融合、合并办学三十周年等方面展开报道,讲述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青大故事。
  坚持党建思想引领,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青岛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学校注重加强党建引领,走好“最后一公里”。《中国教育报》于11月22日发表题为《“三心模式”引领党员教育走深走实》的报道,介绍学校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打造内容多元、形式多元、成效多元的党课新模式,实现党员教育与一线党员“零距离、面对面”,不断推动党员教育“三心模式”走深走实。学校主动扛起上合旗帜,展现“青大担当”。《中国教育报》于2月22日刊发《勇担国家使命 打造“一带一路”新亮点》,文章指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成立以来,青岛大学勇担国家使命,发挥实施主体作用,着力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型经贸人才和商业精英,为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崭新动力。学校也深入贯彻“健康中国”策略,形成医教协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破除学院学科壁垒。《光明日报》于11月21日发表题为《青岛大学: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报道,介绍了我校以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智力结群、技术创新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成果转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承红色基因。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筑牢文化之根,坚持在自信自立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要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精神,夯实阅读阵地建设,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营造“书香青大,悦读悦享”的文化氛围。《光明日报》在3月20日刊发的《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德育的有机融合》一文中指出,青岛大学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厚植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工作体系,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铸魂育人作用,夯实立德树人效果,为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板。《中国青年报》于1月12日发表《青岛大学:用好非遗传统文化宝藏》,文章介绍了侍锦非遗团队经过多年非遗进高校的实践后,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非遗美育实践教学模式,担起了非遗薪火相传的使命,让非遗成为高校美育育人的宝藏,让非遗活起来成为服务社会的力量,肯定了学校在非遗推广、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中国青年报》12月22日刊发《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底色》,为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点赞。
  完善人才评价模式,创新资源配置体系。青岛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人才高地建设。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3月16日发布《青岛大学:积极搭建“三大平台”扎实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指出青岛大学通过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激励机制、依托人才工程、实施“四位一体”人才新模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人才服务,营造尊才爱才育才的氛围。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3月16日发布题为《青岛大学:构建“人才要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资源配置体系》的文章,充分肯定了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增强资产配置的精准性,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序流动,盘活资源,发挥最大产出能效。
  注重育人路径创新,构建就业新格局。《中国青年报》在12月25日刊发题为《有“知”有“味”思政教育培养有“为”青年》的文章,指出青岛大学汇聚家校社育人合力,推动思政教育下沉落地。学校通过青年领航讲师团、“思政大课堂”聚焦思想引领,写好“精思政”文章;通过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赋能思政建设;将典礼育人工作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通过“书记下午茶”“校长午餐会”,打造具有青大特色的生动思政大课。青岛大学整合各方资源,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上下贯通、同频共振、协同一致、运行高效的“七级金字塔”心理育人体系,打造了“立体、多维、融合式”全环境心理育人新生态。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7月24日刊发题为《青岛大学:构建“立体、多维、融通式”全环境心理育人新生态》的文章,介绍了学校创新“医校融合+咨诊协同”的心理育人辅导体系、“校社联动+多元互助”的心理育人服务体系、“家校合作+同频互动”的心理育人保障体系、“多元载体+分级干预”的心理育人干预体系。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构建就业大格局,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10月10日发布文章《青岛大学院构建就业育人大格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介绍学校构建的“三个三”就业工程,肯定了学校积极联通专业、就业、产业,多措并举推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青岛大学将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统筹创新主体、协调各类优势资源,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势能。学校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创造需求,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持续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经济日报》6月13日发表题为《企业与高校黏合得更紧更牢—山东青岛、枣庄产学研深度融合调查》的报道,指出青岛大学为打破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桎梏,修订并实施自然科学科研业绩分类分级评价办法,职称评定重视以服务企业为主。探索成立了青岛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校内资源走出校门,整合社会需求与高校对接。建立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目前已组建5个研发中心、17个研发团队,围绕新材料、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开发研究,为150余家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与近70家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痛点问题数百个。《科技日报》12月5日刊发报道《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破高校与属地间“围墙”青岛大学: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报道指出,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校地、校企之间多维合作,着力打造纺织领域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和医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回望三十载岁月,讲述青大故事。2023年是青岛大学合并办学三十周年。《中国教育报》5月11日发表文章《大道同行三十载 奋楫扬帆但信风》,报道指出青大合并办学以来,凝聚蓬勃发展力量、担当作为服务社会,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除发展成就获主流媒体瞩目外,今年学校宣传文化思想工作也取得新的突破。12月26日,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发布“2023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2023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和“2023山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政务融媒体”榜单,我校入选2023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和2023山东最具影响力教育政务融媒体,这是自2017年评选活动举办以来,我校连续8年获此殊荣。本年度,我校还获评中国教育报编辑部“高校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及中国新媒体联盟·新浪网“2023年度新媒体品质运营奖”。另外,融媒体中心旗下的微信、视频、校报等平台发布的多项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评选和竞赛中为学校捧回多项大奖,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