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浏览 > 正文

临沂大学《Science》论文+1,颠覆认知:大灭绝后生态恢复很快

2023-05-05 11:39:43 | 临沂大学 |

  近日,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李明涛副教授作为主要作者,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题为《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学术论文。

  该论文报道了全球中生代最古老的一个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贵阳生物群距今2.508亿年,包括主要有硬骨鱼、软骨鱼、牙形动物、海绵动物、双壳、菊石、腹足、虾类、原蟹、放射虫、有孔虫等诸多生物门类,此发现表明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后,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很快,颠覆了关于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复苏缓慢,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直到中三叠世(大灭绝后约8百万年)才出现的传统认知。
  该论文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团队代旭主导,联合中科院、临沂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完成。
  临沂大学在古生物学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在《Nature》《Science》及《Nature》子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研究成果被编入古生物学教科书,“自然指数”曾两度跃居全国高校前十。
  2022年,王孝理研究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该成果根据化石保存的软体结构揭示了早期鸟类飞行动力的奥秘,为探究现代鸟类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8年,《PNAS》刊发我校王孝理教授、郑晓廷教授的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一件距今1.2亿年前的原始鸟类上保存的肺部结构,为揭示早期鸟类呼吸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关键信息。

  2018年,《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张福成教授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对1.25亿年前的鸟类和恐龙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动物皮肤与它们的新陈代谢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

  2018年,《Nature》刊发郑晓廷教授古生物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中国袋兽与混元兽同属一支,均为早期真兽类,而并非有袋类的祖先。这一重要发现揭示了哺乳动物进化过程的复杂性,改变了人们对于哺乳动物不同类群分化的演化历史认识。

   2017年,学校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用新技术助力复原侏罗纪恐龙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2016年,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制作的“奇翼龙”复原图入选《科学》2015年最受欢迎十张图片。

  高度重视科研强校战略,打造科技研发高地,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培养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向更高的科技目标迈进

 

临沂大学 学术 Science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