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 > 正文

江苏师范大学:为乡村基础教育培育“大先生”

2022-08-16 13:43:47 | 光明日报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葛崇信,睢宁县李集中学正高级教师。1974级英语专业校友”“陈进功,贵州威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正高级职称。1993级历史学专业校友”……70处印有这些教师大幅照片和教学事迹的道旗遍布校园,引来大量师生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日前,江苏师范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与众不同的是,这次校庆将目光聚焦在长期默默耕耘、扎根基层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

   建校70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始终坚守师范教育本色,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本土化教师,向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毕业生,其中的师范毕业生素以“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而广受好评,有力推动了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明志向,扎根基层

   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许多江苏师范大学的学生从一开始就立志投身中国教育发展事业,不怕吃苦、敢于奋斗,牢牢扎根在基层热土中,在教育一线锻炼成长。

   “毕业后能够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为家乡培养优秀学子是我的梦想。”朱子贤是江苏师范大学培养的第一批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沛县魏庙中学任教。

   毕业两年来,朱子贤发挥特长优势,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优质课程建设,多次获得县区教研类奖项。

   其实,江苏师范大学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应用由来已久。1958年,学校从无锡北迁徐州,我国著名教育家、现代乡村教育实践的探索者刘百川先生,便随迁到苏北继续投身乡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他认为,乡村种种问题的解决要特别注重发挥乡村学校及乡村教师的作用。

   作为江苏省乡村定向生培养协作委员会的牵头高校,2016年起,江苏师范大学开始招收乡村定向师范生。6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已连续为地方培养定向师范生2293人,培养数量为全省之最。

  强本领,争当名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呼唤“大先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用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围绕“整体感知桂花雨”“精读品悟摇花乐”“精写收获课堂乐”这3个学习任务群,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小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兴趣盎然,师生其乐融融。这是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戎敏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桂花雨》一文的场景。“这一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得益于‘泰州教育生活云’。”戎敏说。

   为了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联合泰州市教育局共同开发上线了“泰州教育生活云”,通过专家引领、共学共研、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等融合形式,致力于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现如今已成为立足泰州、面向全国的教师教育品牌,惠及全国一线教师10万余人,培训学员申报的项目共有16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建机制,开创新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江苏师范大学响应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号召,积极投入培养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率先制定国家卓越教师培养标准,承担中小学“国培计划”,构建“三方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模式,示范引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

   2016年起,江苏师范大学还联合淮海经济区内18所师范类高校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教师教育联盟”,联盟高校目前与地方政府、乡村中小学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了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和研究服务一体化。

   “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我们扎根苏北大地,大力发展师范教育。我们希望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全体师生中掀起感恩‘大先生’、当好‘大先生’、培育‘大先生’的热潮。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培养和造就更多新时代的‘大先生’。”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说。

   (记者 苏雁 见习记者 李健 通讯员 张子麟 吴向裕)

江苏师范大学

今日TOP10